「威尼斯影展」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影節,會在威尼斯舉辦影展不是沒有原因,那就是在威尼斯取景和拍攝的電影實在太多,也使得威尼斯在銀幕上的景象,深植在世人觀眾的腦海裡。
不說浪漫的,就從《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太空城》、《絕代寵妓》、《威尼斯疑魂》、《聖戰奇兵》、《偷天換日》、《蜘蛛人》等電影以威尼斯為背景,不難意會威尼斯詭異神秘的氛圍。
威尼斯名聞遐邇,源自它是一座「漂浮之城」,也就是被水面襯托的城市,而這個水面跟大大小小的運河有關。
但是你知道嗎?威尼斯正以每年1-2毫米的速度下沉。
一些專家預估到了2030年,威尼斯可能會成為一座鬼城,白天只有遊客去參觀。
哪裡還需要等到2030年?威尼斯現在的夜晚就有一些令人不安的東西,月光投射在河底、橋下和狹窄拐角處的陰暗所在,都隱藏著許多毛骨悚然的故事。
其實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都發生過各種黑暗的悲劇,然後演變成一樁樁靈異傳聞,真真假假的背後,肇始於某些不為外界所知的秘密。
你若信神,就該接受有鬼。鬼的存在,正好考驗你的信仰意志;你若是無神論,有鬼與你何干?所以何必怕鬼,我還比較怕一肚子壞水的人。
來!本文就帶大家去看看一個不可思議的威尼斯。
在電影《威尼斯魅影謀殺案》的開頭,神探白羅的保鑣說:「我們威尼斯人認為,威尼斯的每棟房子不是鬧鬼,就是被詛咒了。」
我們先來看看大運河邊的幾棟房子,畢竟自古至今,大運河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走廊,也是威尼斯對外貿易的起點終站。
大運河兩岸排列著170多座建築(被拿破崙軍隊燒掉之前更多),其中大部分建於13至18世紀,而且有些是貴族名士為了炫耀財富而建的宅第,在競比的設計下,建築外觀都十分吸睛。
威尼斯的貴族分成12傳統家族+4新興家族,威尼斯的總督(首長)多出自這些貴族家庭,他們的豪邸被稱作「宮殿 ∕ Palazzo 或 Casa (Ca’)」。
這些房子在今日看來,有些可能算不上宮殿,然而在中世紀的威尼斯,跟一般簡陋住戶比起來,自然是中下階級眼中的”皇居”。
比如說威尼斯車站旁的「威尼託大區宮殿 ∕ Palace of the Veneto」,是一座16世紀的宮殿,它原是巴爾比家族的住所,這個貴族是威尼斯大議會的成員,這座宮殿接待過拿破崙。現在是威尼託大區主席和地區委員會的官方總部。
「馬爾切洛宮 / Palazzo Marcello」是15世紀中葉由古羅馬家族馬爾切洛建造的。這個家族出現過兩位威尼斯總督,以及兩位非常有名望的音樂家Alessandro Marcello & Benedetto Marcello。(喜歡古典音樂的讀者應該對他們兄弟不陌生)
「格里蒂宮/ Palazzo Gritti Dandolo」是威尼斯共和國的貴族丹多洛家族於14世紀所建,其家族出了四位威尼斯總督,該宮現在成了飯店。它也是海明威的「威尼斯之家」。
「薩格雷多宮 ∕ Ca’ Sagredo」是一座 14 世紀拜占庭哥德式風格的宮殿,最初屬於莫羅西尼家族所有,於18世紀由薩格雷多家族購買。起源於羅馬的薩格雷多家族,這個姓氏源自“secretum”(秘密)一詞,因為據說這個家族是皇帝的秘密顧問。這座宮殿現在是豪華飯店。
「聖索菲亞宮 ∕ Palazzo Santa Sofia」因為曾經用鍍金來裝飾外牆,又稱「黃金宮 ∕ Ca’d’Oro」。它是由康達里尼家族興建於15世紀,這個家族出過八位威尼斯總督。現在是公共美術館。
「賈斯丁宮 / Palazzo Giusti」建於 1766 年,最初是米亞尼家族的財產,這個家族出了一個著名的探險家Giovanni Miani,以及一位丹麥宮廷畫家Hieronymus Miani。後來賣給了威尼斯貴族賈斯丁家族。
「賈斯丁尼安宮 ∕ Palazzo Giustinian」在「賈斯丁宮」的旁邊,是晚期威尼斯哥德式建築的最佳典範之一,曾有許多名人住過這裡,如德國作曲家瓦格納、匈牙利小提琴家維切伊、英國文人喬治艾略特。
有意思的是,賈斯丁尼安家族的男性在20世紀都死光了,唯一例外的是一位早年出家的僧侶,後來竟被威尼斯人向教宗請願讓他還俗,結果他很盡責的延續香火,成了唯一維持威尼斯共和國尊嚴的貴族。現在的威尼斯仍有屬於賈斯丁尼安家族的11棟豪宅。
「福斯卡里宮 ∕ Ca’ Foscari」原是一座拜占庭式的宮殿,15世紀由福斯卡里家族所出的威尼斯總督Francesco Foscari改建為威尼斯歌德式風格,這位總督褒貶不一的悲劇人生,被寫進拜倫的戲劇和山姆謝普的長詩中。此宮現在是福斯卡里大學的校本部。
「巴爾巴里戈-米諾托宮 ∕ Palazzo Barbarigo Minotto」是15世紀的威尼斯歌德式宮殿,巴爾巴里戈家族是威尼斯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出過紅衣主教和兩名威尼斯總督。這座宮殿的裡裡外外,聘請了當代藝術大師裝飾,體現他們對科學和藝術的興趣。
「洛雷丹宮 ∕ Ca’ Loredan 」是一座13世紀威尼斯拜占庭式的宮殿,他的原主是薄伽丘家族,這個家族出過一位教皇,以及《十日談》的作者喬凡尼·薄伽丘。這棟建築現在是市政廳所在。
「孔塔里尼達爾扎福宮 ∕ Palazzo Contarini Dal Zaffo」,同樣是一座15世紀的建築,這裡曾是波利尼亞克公主的家,因此曾是當時文藝沙龍的場所。法國畫家莫內,曾為這座建築創作了一幅畫。
※「孔塔里尼達爾扎福宮」的附屬建築是一座鬼屋,分開來在後面介紹。
看了半天,有沒有人注意到「威尼斯哥德式」這個建築名稱?
大家到歐洲旅遊,看人家的古蹟其實就是看歷史建築,稍微了解一點類別,才不會有看跟沒看差不多,可惜了花錢花時間花體力。
「威尼斯哥德式」簡單說,就是義大利哥德式建築的特殊形式。
哥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其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扶壁。
世所皆知的法國巴黎聖母院、德國科隆大教堂、西班牙巴塞隆納聖家堂等,都是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典範。
哥德式建築風格流傳到威尼斯,加進了拜占庭摩爾人的建築元素,如涼廊、窗飾、彩色圖案,尤其是雙曲線拱門和浮雕的裝飾,反映了威尼斯作為貿易中心,受到外來影響的變化。
讀者應該知道義大利歷史上出現過一個「威尼斯共和國」,不用懷疑,其最後的首都就是現在這個威尼斯本島。
誰會料到當初義大利半島上的戰爭難民,在瀉湖的一群沼澤島上定居下來之後,由於土地少、生產的食物也少,威尼斯人原靠捕魚填飽肚子的生活,在時局動盪不安的脅迫之下,不得不乘船出海到各地市場去做買賣。
結果,威尼斯竟就逐漸成為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
更想不到的是,到了7世紀至18世紀,威尼斯便發展成為一個稱霸地中海的商業強權「威尼斯共和國」。
你也知道,混血兒通常都很漂亮,「威尼斯哥德式」建築有華麗壯觀的外貌,又為了適應瀉湖的地理條件,建築本身的主體結構都很細緻輕巧,因此形成了威尼斯建築景觀的魅力。
「威尼斯哥德式」建築不僅占了一席建築地位,也是今日遊客到訪威尼斯普遍見到的獨有風格。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威尼斯的鬼屋和靈異景點。
「達里奧宮 / Palazzo Dario ∕ Ca’ Dario」,也是一座15世紀的威尼斯哥德式宮殿,常與「黃金宮」並比列比較。這棟建築以其精美雕刻和華麗鑲嵌的藝術感受人好評。畫家莫內也為它創作了一幅畫(上圖右)。
但是,這棟建築有個綽號叫「被詛咒的宮殿」,流傳已久的故事是,在過去五百年裡,這棟建築的主人或在那裡停留超過20天的人,不是悽慘自殺,就是被殺或破產。
據說房子建在一個墓地上,建造者Giovanni Dario是威尼斯的參議院秘書、外交官和商人。他的女婿和孫子都被刺殺,女兒則是跳進運河自殺。
買下這棟房子的英國人,後來傳出經濟困難,加上被爆出同性戀醜聞,最後與伴侶在房子裡雙雙自殺身亡。
美國百萬富翁查爾斯·布里格斯接手後,也有同樣的遭遇。此後,該房產在20世紀上半葉一直處於空置狀態。
直到1964年,世界著名歌劇男高音Mario del Monaco開始談判購買該房產。然而,在前往威尼斯簽約的途中,他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後來他就放棄了購買這棟建築的決定。
1970年代,一位杜林伯爵買下了「達里奧宮」,被他的情人謀殺在床。英國唱片公司老闆Kit Lambert買下了這座宮殿,但他從來不進屋去住在裡面。
八十年代,威尼斯一位商人買下了這棟房子,並與妹妹搬進了那裡。後來他失去了所有資產,他的妹妹也在一場車禍中喪生。
同年晚些時候,義大利金融家勞爾·加迪尼 (Raul Gardini) 買下了這個地方。但在經歷了一系列經濟挫折和醜聞後,他於1993年自殺身亡。
在21世紀初,美國影星伍迪艾倫曾考慮購買「達里奧宮」,但據說在讀到與這棟房子有關的所有奇怪而悲慘的死亡事件後,他改變了主意。
2002年「何許人∕The Who」樂團的原貝斯手John Entwistle去威尼斯度假,在租用宮殿一週後,因為心臟病發作而去世。
有人說這些是巧合,可是許多巧合加在一起,就有點古怪了。你說是不是?
「達里奧宮」目前由一家美國公司擁有,正在修復中,還沒有傳出任何不幸的消息,可能是還沒人進去住?
「格拉西宮 ∕ Palazzo Grassi」建於16 世紀期間,原為格拉西家族所有,現在被法國企業家買下。
格拉西宮的整修,交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為當代藝術博物館。其新古典主義的外觀,展現了威尼斯宏偉的藝術底蘊。
威尼斯共和國垮台後,「格拉西宮」成為貴族在大運河上建造的最後一座宮殿,卻傳出有一名女性鬼魂作祟,據稱她從一個陽台上跳樓身亡(或被殺害扔下)。
1980 年代修復期間,一位守夜人正在穿過格拉西宮的大廳時,突然聽到不知從哪裡傳來一個聲音,叫他停下來。守夜人嚇了一跳,舉起手電筒四下照射,雖然沒有看到任何人,卻發現一步之遙的地上有個破洞,如果不是聽到制止的聲音,他很可能已經死了。
因此,格拉西宮又多了一個鬼魂救人的傳說。
被稱為「亡靈之家」的Casin degli Spiriti建於16世紀,是前面介紹「孔塔里尼達爾扎福宮」的附屬建築,也是當時威尼斯哲學家、貴族和藝術家之間的聚會場所,鼎盛時期的常客有丁托列托、委羅內塞和提香等名畫家。
Casin degli Spiriti在數千名威尼斯人死於瘟疫的時期,曾經改作為一家醫院,還設有解剖室進行屍檢。
後來到了晚上,可以聽到那裏傳來哀嚎或閃光。有人說這個地方受到了詛咒,邪教組織聚集在那裡召喚惡魔和靈魂。也有人認為是在樓裡自殺的畫家Pietro Luzzo的鬼魂哭泣徘迴。
1929 年,人們在房子裡發現了四具屍體,而且被砍去頭和右手。1947年,一名年輕婦女被搶劫殺害,屍體被肢解裝在一個箱子裡,然後淹沒在這座建築前面的潟湖中。
直到今天,威尼斯漁民都拒絕在亡靈之家的附近捕魚。
「莫塞尼戈宮 ∕ Casin degli Spiriti」是威尼斯總督 喬凡尼·莫塞尼戈 的住所。現在是織品博物館。
據說一位 16 世紀的多明尼加修道士佐丹奴·布魯諾(Giordano Bruno)勇敢地反對當時天主教會的地心說教義,而被告發並被引渡到羅馬審判,最後被燒死在火刑柱上。
告發他的不是別人,正是邀請他到威尼斯擔任哲學導師的喬凡尼·莫塞尼戈。為了報復背叛,修道士的鬼魂回到「莫塞尼戈宮」出沒。
而且在佐丹奴布魯諾被燒死的週年紀念日,宮內總會發生奇怪的事情,譬如水管會爆裂,淹沒房間。還有人看到宮殿右上方的窗戶上,出現被火焰吞沒的修道士的臉。
最後要講一個威尼斯最熱門的景點,就是在大運河旁的「聖馬可廣場 ∕ Piazza San Marco」。
傳說拿破崙誇讚聖馬可廣場是「歐洲最美的客廳」,其實是以訛傳訛,細讀歷史就會知道拿破崙侵占威尼斯之後,大肆摧毀建築掠奪財富,他也沒有放過聖馬可廣場,廣場上原有的聖傑米尼亞諾教堂就被拆除了蓋他的舞廳。
那為什麼有拿破崙讚美廣場的說法呢?道理就像《嘆息橋》明明是罪犯要被囚禁的渡河廊橋,竟變成“相愛的人乘貢多拉在橋下擁吻,就可以永遠在一起〞。
我還蠻佩服威尼斯人扭轉行銷的本事。
「聖馬可廣場」分成兩部分,在聖馬可大教堂前方靠河的是小廣場,在聖馬可大教堂旁邊靠內的才是大廣場。(上圖)
但不論大小,聖馬可廣場是唯一被稱為「Piazza」的廣場,其他廣場就按大小被稱為「Campi」(田野)、「Campiello」(小田地)、「Corte」(庭院)。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地勢的最低點,每當亞得里亞海漲潮或下大雨時,威尼斯大運河的河水就會從聖馬可廣場的地下湧出,因此它是威尼斯最先被水淹的地方。
我在前文講過,你不會想要把腳泡在大運河的積水中,如果知道了水中有什麼。
建於9世紀的聖馬可廣場,在歷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節慶中心。廣場上有兩根石柱,象徵進入威尼斯的城門,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守護者聖狄奧多,另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代表威尼斯的聖馬可飛獅。
在中世紀時期,兩柱之間的下方是威尼斯的刑場。所以當地人至今仍有不跨越兩柱之間,否則會帶來厄運的迷信習俗。
順便一提,在Campo della Bragora這個市場旁邊,有一條窄道名為「死亡巷/Calle della Morte」,是被判死刑的人被騙去那裏秘密殺害。為什麼這樣做呢?運用一下你的腦力吧。
而根據現實的威尼斯法律規定,不能在廣場上吃東西喝飲料,或是坐在廣場周圍的台階上,也不能餵廣場上的鴿子,違者會被處以鉅額罰款。
聖馬可廣場上的地標—聖馬可鐘樓(Campanile di San Marco)也有靈異傳聞。
建於九世界的鐘樓,原是作為碼頭的瞭望台,後來也作為航運燈塔,所以樓高98.6公尺,構造簡單。
鐘樓頂端的尖塔上安置了一尊天使加百利的金色風向標,這是為了讓人記住西元421年3月25日,天使報喜日那天建立了威尼斯的傳說。
至於鐘樓的靈異傳聞,傳說鐘樓最後一位敲鐘人,因為身高超過213公分,以致於科學研究所所長支付他一小筆費用,讓他死後將骨架留作科學研究。
敲鐘人認為自己會比研究所所長活得更久,屆時這筆交易就會被遺忘,因此接受交易。
不料敲鐘人先病故,他的骨架就被放在威尼斯自然博物館展覽。
於是當地居民傳說,每天晚上的午夜之前,骷髏都會走出博物館,來到聖馬可廣場,爬到鐘樓頂部,敲響鐘聲,然後沿著街道乞討要錢,好買回他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