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報導說,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底簽署《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授權未來5年提供台灣100億美元軍援,並要求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
於是,美國2023年上旬即已批准兩筆對台軍售案。我對軍售內容不熟悉,但是對於華府在如此短期內,接連出售台灣重要武器裝備的舉動,感到有些不安。
想起金門823炮戰,西方人稱之為「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第一次台海危機是1955年的「江山島戰役」,由於國軍不及增援,共軍兵力較國軍過於雄厚,又出動陸海空三軍火力強大,國軍遭受敵方砲火壓制,以致最後共軍成功奪取了大陳島。
1958年8月23日,共軍對著金門首先發起砲戰,44天發射了將近48萬顆砲彈,平均金門每平方公里落彈3100發砲彈。
後來金門菜刀遠近馳名,就是撿拾當年中共砲彈碎片來研製。









中共駐波蘭大使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級會議上說:「直接威脅廈門、福州兩海口的,為國民黨軍隊所占據的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必須收復。」
老蔣總統則說:「中共對我們臺灣海峽從事陸海空三方面大規模的軍事冒險,企圖攫取金馬,攻掠臺澎,毀滅我中華民國基地。」
聽起來好像只是國共內戰的問題,但真正內情不似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直到今天,美國與中國有正式外交,卻與台灣有協防協定。
雖然現在在台灣,我們完全感受不到當年戰火凌空的股戰脅息,也體會不出那一段砲火期間的驚險危殆。 但當我到了金門,突然覺得書本上的白紙黑字,都化做歷史的真實證明。
尤其在823砲戰之前,我為了考試而背書的記憶裡,1949年「古寧頭大捷」是國共內戰後期的首場勝仗,讓全國軍民士氣大振,扭轉了節節敗退的劣局。
















「古寧頭」位於金門島西北角上,隸屬於金門縣金寧鄉,由於三面環海,地形像個龍首,昔稱「古龍頭」。原本只是一個臨海的小漁村,有北山、南山、林厝三個聚落,不料在戰役中,變成前線中的前線。
隨著時代變化,今天古寧頭被規劃出數個觀光景點:
★「林厝砲陣地」是古寧頭戰役的主戰場,沿著園區的路邊可以看見不同形式與大小的碉堡,以及金門精神堡壘。
為了紀念指揮贏得古寧頭戰役的胡璉將軍與古寧頭戰役參戰官兵,這裡便被規劃為「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古寧頭牌樓」象徵著古寧頭戰役時,戰士英勇善戰守護人民的意象,也讓後人能藉此紀念先烈,緬懷逝去的戰士們。
從牌樓走到戰史館,路邊會看到一間「萬聖祠」,是國軍在執行排雷任務時,挖掘移動了陣亡將士與部分居民的墳墓,而興建以慰先靈的供奉所在。我特別走進去敬拜先



★「古寧頭戰史館」是民國38年,共軍以二萬餘眾,強行登陸古寧頭一帶海灘,經國軍英勇反擊,卒殲來犯共軍。共軍登陸地點「西一點紅」,即是今日戰史館所在。
所謂「西一點紅」,又稱「北山斷崖」,是指古寧頭北山與壟口之間的褚紅色貓空石海岸,斷崖上的木麻黃,以及海岸線上仍可見成排的反登陸樁,都成了觀光亮點。
戰史館前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面壁雕,這是將金門戰役的歷史,以浮雕方式保留記錄。背景是太武山,人物是居民支援國軍奮戰,突顯軍民同心抗敵。















★「北山播音牆」位於北山斷崖上,正面是由48組揚聲器組成的方陣,聲音可傳播25公里,特殊如蜂巢的造型,與馬山觀測所的馬山播音站,同為金門戰地時期用來喊話打「心理戰」的前線。
我忍不住站在喊話筒前大聲唱「中華民國頌」!原本希望聽到對岸有點回音,可以打歌唱擂台,嗯,只有恆常的海浪聲回應我。








★「北山古洋樓」是在地李氏三兄弟於1928年興建給母親居住的二落大厝,因為地勢高,視線良好,於古寧頭戰役時遭到共軍占領成為指揮所,歷經激烈槍戰和砲擊,牆壁留下彈孔與炸痕的證明。
是的,共軍突襲金門,國軍猝不及防,金門北側小島都被共軍佔領,古寧頭也被登陸,看那古洋樓的殘垣,就能想像雙方激戰的三晝夜。



雖然國共兩軍在金門激烈對戰的慘烈畫面已成歷史,我在走訪「823砲戰歷史館」時,瀏覽到「砲戰爆發後美國的反應」,說是美國朝野除譴責中共挑起戰火之行為外,並予以台灣海峽兵力的支援。
但是!告示含蓄地說「美國不願捲入戰爭,僅以第七艦隊護航運補至金門海岸3海里之處」。顯然,自己的仗自己打的意思。
再看國際反應,各國建議國軍從外島撤退的多,包括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也表示,若臺灣海峽能獲致靠得住的停火,美國將贊成國軍由外島撤退一部份。
但接下來呢?難道共軍就會從此罷休,不再覬覦台灣了嗎?
當時台灣人都不知道,美國已決策在軍需之下,將原子武器(威力相當於TNT2000-6000噸)進駐台灣。那要在台灣開打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離開古寧頭之後,我特意前往「李光前廟」上香敬拜。在雙方反覆爭戰中,李光前團長奮勇殺敵,身先士卒壯烈犧牲,其成仁地點經鄉民闢建為「李光前廟」。
看著李將軍遺照裡年輕的臉龐,不禁想到今天台灣人能歌舞昇平,侈談民主自由闊論,全都因為當年國軍守住金門,以數千人的性命代價,換來扭轉台灣命運的勝利。
今年是八二三砲戰 65週年,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場戰役的實質意義?
反觀今年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戰敗投降七十八周年,日本天皇和中央官員都出席了全國戰歿者追悼式。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致詞時表示,日本當今的和平繁榮,都是在戰歿者寶貴性命與苦難歷史之上建構起來的。
看看人家戰敗了,還大陣仗舉辦追悼,滿朝文武感念戰歿者。
我們的823追思祭悼,去年只有國防部長和縣府官員出席,場面冷清。對比之下,換作是你犧牲,讓活著的人吃喝玩樂爭權奪利,卻將你拋於腦後,誰還會覺得救國救民值得呢?














【後記1】發文完後第二天,大陸東部戰區早上9點宣布在台灣周邊進行海空聯合演訓,中午12點飛機就過來了,台灣有電視名嘴評論這是“奇襲”,如果真的是作戰,台灣有多少時間可以反應?
更令人不安的是,共軍參演兵力越來越強,飛越「默契中線」越趨常態。
雖然我國防部針對共軍軍演,譴責挑釁行為無助海峽和平,但是共軍在2022年8月就已在台灣周邊六個地區軍演,形同封鎖台灣三天。
可是台灣人民對共軍威脅的反應,不如對2024總統大選的反應強烈,這是對「狼來了」倦怠?還是對「狼來了」無奈?
【後記2】八二三戰役勝利六十五周年追思祭悼典禮,8/23在金門太武山公墓舉行,蔡英文總統擔任主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以新北市長身分,到金門參加八二三公祭暨追思活動;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則在金門向對岸喊話。
詳細報導請看聯合報《蔡英文:沒823就沒台灣 侯友宜:全力避免戰爭》https://udn.com/news/story/123307/73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