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9 月, 2023

※波多黎各的概念

探險家哥倫布在1493年的第二次前往新大陸航行,發現了波多黎各島,他將該島命名為聖胡安島,以紀念施洗者約翰(San Juan Bautista)

所以,波多黎各島的原名是聖胡安島(San Juan Islands)。聖胡安島的港口原名才是波多黎各(Puerto Rico),西班牙語意是富裕的港市。

可後來不知怎麼發生混淆,島名成了港市名,港市名反而成了島名。

波多黎各跟巴哈馬都是加勒比海的度假勝地,因為經歷的被殖民命運相似,波多黎各偏向西班牙風,巴哈馬偏向英國風。(延伸點閱→玩轉巴哈馬 — 住宿美食交通簽證歷史景點安全須知)

1898年美西戰爭開打之後,戰敗的西班牙就把波多黎各割讓給了美國。從此,波多黎各便屬於美國自治邦,也就是有自治權的美國領地。因此,波多黎各的使用貨幣為美元,簽證及入境均依美國規定辦理。

由於旅遊業是波多黎各的經濟支柱,在遊玩項目和便捷程度的開發,都做得相當不錯,吸引大批老美遊客造訪,波多黎各也被稱為“美國人的後花園”。

此外,波多黎各也是美國海上門戶的戰略據點,美國在此有七個軍事基地。所以對遊客來說,是相對安全的。

※適合旅遊的季節

波多黎各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炎熱(8月最熱),平均溫度為攝氏24°~29°,雨季從5月到11月,颶風季節集中在9月到10月。這些幾乎都是加勒比海島的共通情形。

波多黎各旅遊的第一個旺季是12月到4月,美加遊客或為了避開風雪寒冬,或為了歡度耶誕假期,紛紛湧到加勒比海島上曬太陽,而且這段時間有當地最主要最盛大的兩大節慶 – 三王節(Three Kings Day)&聖塞巴斯蒂安街頭節日(San Sebastián Street Festival)。

波多黎各旅遊的第二個旺季是7月暑假期間。不過,5月至11月是雨季,其中9月為颶風季節高峰,也是風暴最頻繁的月份。

反正旅遊這種事,就看你是哪種人?有怎樣的條件,決定怎樣的取捨。

一般選擇坐加勒比線郵輪,去波多黎各停靠兩天,優勢是比較省錢,但不能盡興。另一種玩法就是搭機飛過去,在波多黎各待個5~7天,還可以安排一趟自駕環島旅行。

波多黎各由一群島嶼組成,主島是大安地列斯群島最小且最東部的島嶼,面積只有9104平方公里,如果一路走主幹道,並且不停地開車,六小時就能環島一圈。

主要進出波多黎各的聖胡安國際機場(Luis Muñoz Marín International Airport / SJU)就能租車取車還車,陽春起價大約25元左右,加上其他需求和稅險,預算落在40~50元一天,油費另計。

來自美國的遊客可以使用駕駛執照在波多黎各開車。國際遊客則需要國際駕駛許可證及其所在國家/地區的駕照。

如果只在聖胡安市區遊玩,那就完全不需要租車,因為公共交通非常方便,甚至不需要搭車。若是打算往市區外走遠一點,也有Local Tour帶去熱門景點,總之自助遊不是問題。

波多黎各玩什麼?

第一選項當然是玩水囉。

波多黎各海岸線長達313公里,沙灘種類從純白沙丘到黑色火山沙灘,有的海邊無風無浪適合游泳,有的風浪較大可以玩衝浪,另有划皮筏、開小摩托艇、出海釣魚、揚帆駛船等海上活動。

最佳的深潛海域在島上西部南部和離島周圍,聖胡安的Balneario el Escambron海灘則是一個浮潛天堂。

波多黎各南邊的別克斯島(Vieques Island)有一「蚊子灣」(Mosquito Bay),別誤會有很多蚊子,而是有數以百萬計的浮游生物密集發出的聲音,也就是大約每公升水中含有多達16萬條微小的鞭毛藻 (dinoflagellate),它們發出的螢光,在台灣馬祖叫「藍眼淚」。

蚊子灣因此又名「螢光海灣」(Bio Bay),名列金氏紀錄「世界上螢光生物最多的海灣」,為了保護這個奇景,蚊子灣嚴格禁止人類隨便在此游泳玩水,遊客可以參加當地夜遊團去參觀。 

我個人去波多黎各的旅行,就是先進Royal Sonesta渡假村療癒兩日,職場太傷身心靈了。渡假村的私有海灘相當乾淨,有專人在看管打掃,也有游泳池可以泡水,啥事都不做的躺在椰子樹下喝果汁聽音樂吹海風看美景,也算體會度假就是要放鬆身心的一種說法。

如果你是親子旅遊,或是跟旅伴想要嗨翻天的話,建議你找有水上樂園Water Park 的度假村。許多加勒比海遊輪停靠波多黎各,一日遊的選項就有專門送到這類水上樂園去瘋玩。

第二選項就是逛老城+走訪世界遺產,這在後面再詳細解說。

我們先來看看自助遊從機場出來怎麼走?

※波多黎各機場交通指引

聖胡安國際機場在聖胡安市區東南五公里處,它是加勒比地區最繁忙的機場,也是一座軍民聯合使用的私有化機場。

聖胡安國際機場有A、B、C、D四個航站大樓:A站樓提供主要的地面交通服務如Taxi和Bus;B站樓是大多數航空公司的運營基地,以及國際抵達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抵達C、D航站的國際乘客,都要到B站樓通過海關辦理手續。

機場有兩個安檢站,一個在A站樓,另一個在B、C站樓之間。航站之間都用步行,沒有接駁電車。租車公司都在 A 站樓和 B航站樓到達層之間的地面交通區。

商家主要在A、B站樓,ATM在每站樓都有,A、B安檢站旁也設有貨幣兌換服務。機場內各處都提供一小時免費無線網絡連接。

我去的度假村跟其他渡假村如Marriot、Hilton、Hampton,都在綠島(Isla Verde)這一帶,TAXI單程價格$12~$15,可以請酒店安排往返比較保險。

2023年的波多黎各市區TAXI起跳價是$7.5,每公里跳加$3.22。機場到綠島大約$12,到市區中心大約$17~$21。

聖胡安國際機場去市區還沒有電車火車,所以要直接去市區落腳的話,最經濟實惠的辦法是搭乘機場巴士AMA Buses(Autoridad Metropolitana de Autobuses),票價十分便宜,普通票$0.75、 學生$0.50、 60 至 74 歲之間$0.25 美元、兒童和老人都免費。

AMA Buses 停靠在 A 和 B 航站外,周一至週五運行時間為 05:00 am 至晚上 9:00,週六和節假日運行時間為上午 06:00 至晚上 08:00。巴士每5至30分鐘一班,缺點是路線少,且不允許攜帶大件行李的人乘坐。

如果你是輕裝簡從的背包客,安排的住宿又正好在D53路線上,那就不要考慮直接跳上AMA Buses,車票在車上跟司機買就行了。

D53線經過地點》 SJU Airport to Old San Juan, hotels and beaches in Puerta de Tierra, Condado, Ocean Park, Isla Verde, Pan American Cruise Pier, Isla Grande Airport and Puerto Rico Convention Center.

D53 在機場和Condado(Ashford Ave.)之間運行;E40 在機場和 Pine Avenue 之間運行;T5/D53往返於機場和佛得島 (Isla Verde);T5/D53往返於機場和舊聖胡安。

其他交通工具有Airport Shuttle,價格比計程車多個$10吧,可是如果你的飛機是大清早或深更半夜,預定Shuttle比較安全可靠。

Uber、Lyft不允許在機場航站樓內接載,但可以送機,Turo則要加收一筆機場費,這錢算在你身上能佔到便宜嗎?不過,聖胡安市區內叫Uber是合法的。

不論是坐Taxi or Uber,記得1. 務必拍攝你的司機車牌照片,並確保他們看到你拍了照片!2. 非美國遊客先買好Sim卡,以便在旅途中擁有數據,或有需要打電話給某人。3. 在 Google 地圖上下載你所在城市的離線地圖 ,這樣即使沒有手機信號也可以追踪你的行程。

波多黎各的傳統TAXI不接受信用卡,因此你必須支付現金。很多時候,你拿大面額鈔票,司機會說他們沒有零錢找你。而且在市區,有些計程車不使用計價器,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市區區域的統一費率,以免遇到不良司機敲你竹槓。

其實上面說的這些花招,並不是只有波多黎各才有,遊客在異域搭乘私駕車時,都應要有基本的自保法,否則花錢消災還好,就怕還有別的悶虧無法報警投訴。

我在波多黎各的海邊悠哉享受了兩天後,接著轉去市區旅館Andalucia Guest House,圖的是逛老城區方便。

接下來看看怎樣使用市區交通工具。

※市區交通簡介

今天波多黎各島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聖胡安,是歐洲人(西班牙殖民者)在美國海外領土上最早建立的城市,起始基地就在老城區。

前面講過,不建議在聖胡安市區內開車,市區交通是噩夢,而且停車費很貴,虎視眈眈的開單巡警也多,搞不清楚東南西北的遊客最容易成為待宰的肥羊。

因此,逛聖胡安市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腳走路,或是搭乘公共汽車。資訊看這裡→https://sanjuanpuertorico.com/bus-routes-map/

還有一種由聖胡安市政府經營的無軌電車Trolleys,外型有點像是小型高爾夫球車,重點是免費的!免費的!免費的!

Trolleys原本是專門接應停靠碼頭的郵輪觀光客,如果沒有郵輪乘客搭乘時,就可以給他自由跳上去坐,不妨善加使用。資訊同上連結。

另一個良策是付費坐觀光巴士,分成聖胡安市區內、市區外。

市區內的隨上隨下觀光巴士,分成紅線(主走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景點,停靠 21站)和藍線(主走市中心以東的陽光海灘,停靠 13 個地點)。

市區外的行程有許多選擇,類似參加當地旅行社或巴士公司安排的小型旅遊團,可以去看美國國家森林唯一的熱帶雨林 El Yunque National Forest、以烤豬美食和藍湖出名的Guavate小鎮等等。

所以,在波多黎各旅遊非常方便,名勝地區的治安也好(有些地區晚上還是最好避開),就是不要以為花費便宜,加上現下通膨升高物價飆漲,恐怕每天吃喝玩樂住行的平均花費要175美元左右。

沒錯,從前50元打發一天的好日子,已經回不去了。但也有聰明的窮遊方式,比如只去不要門票的景點,每天鍛鍊馬拉松健行,Hostel有大約20多美元的床位,有些地方還可以免費露營(不負責人身財產安全),只吃路邊攤等等。

好了,來看看聖胡安市有什麼可參觀的?

※聖胡安市的重要教堂

今天波多黎各的人民,將近60%是天主教徒,30%是新教徒。

原來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於1815年頒布了一項「皇家恩典法令」,凡西班牙人或與西班牙貿易友好的歐洲國家人民,願意到西班牙海外據點投資移民,王室免費提供波多黎各的土地。條件是必須宣誓效忠西班牙王室且效忠羅馬天主教會。

西班牙人在波多黎各的第一個定居點Caparra(今天聖胡安西郊Pueblo Viejo),是1508年由胡安·龐塞·德萊昂 (Juan Ponce de Leon) 所建立。此人不僅是波多黎各第一任總督,還是發現美國佛羅里達州取名Florida的探險先鋒。

延伸閱讀→尋找千古傳說的「青春之泉 」

胡安·龐塞·德萊昂死後,埋葬在聖胡安大教堂Catedral Basílica Metropolitana de San Juan Bautista)。波多黎各最有的畫家José Campeche也埋在這裡,島上大小教堂的壁畫多出自他手。

這座建於1521年的羅馬天主教大教堂,是美洲第二古老的大教堂,卻是美國最古老的大教堂,比美國大陸最老的新墨西哥州聖達菲聖米格爾教堂還早了一百多年。而且現在仍然使用中。遊客若是天主教徒,必要去朝聖一回。

Caparra定居點後來被放棄,轉向更靠近海灣的地方建立基地,即是今天的聖胡安市老城區。

順便介紹另一個必看的克里斯托教堂(Capilla del Cristo)。

克里斯托教堂雖是一個小教堂,卻有神蹟故事的著名傳說,建築和祭壇都是1753年的手筆,它的外觀十分特別,就像一個關防的城門,頂上架著一口鐘,大門還是1940年代的老件。它一週只在星期二開放。

聖胡安大教堂(Catedral Basílica Metropolitana de San Juan Bautista
克里斯托教堂(Capilla del Cristo

※ 聖胡安的世界文化遺產

聖胡安在十六世紀的主要作用並不是移民據點,而是西班牙人意識到往返新大陸的航行中,需要保護西班牙運送寶藏的船隊。

因此,西班牙在聖胡安建立了一系列的防禦工事,一方面堅守西班牙對波多黎各的主權,一方面保護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商業活動。

今天,這些防禦工事就是聖胡安名列世界遺產的—「福塔萊薩和聖胡安國家歷史遺址」(La Fortaleza and San Jua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福塔雷薩堡(La Fortaleza)是為保護聖胡安市建造的第一座堡壘,另外三座堡壘是:聖費利佩海角城堡聖克里斯多巴城堡聖胡安德拉克魯茲城堡。它們分立四角,共同守衛著聖胡安灣的出入口,防禦當時歐洲列強、加勒比海盜的攻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這些堡壘申遺的觀點是:防禦工事保留了18世紀先進防禦技術的外觀,反映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法國啟蒙運動的設計,體現了防禦工事建設中的技術,從歐洲到美國的長期轉移期間,對熱帶地區環境地形所做的調整適應。

參觀這些堡壘之前,可先在聖胡安國家歷史遺址遊客中心,聆聽影音介紹概況,領取地圖和資料之後,再自行探索環境和欣賞美景。

福塔雷薩堡(La Fortaleza

福塔雷薩堡建於1533 年和1540 年之間,四面圍牆內有一庭院,庭院當中有一圓形塔樓,按照軍事傳統,總督在關鍵時刻會從塔頂向西班牙國王和王后宣誓效忠。所以,這座堡壘就一直是波多黎各總督的住所。

直到今天,這裡仍是波多黎各最高行政首長(民選總督,相當於美國州長)的官邸,也是在建築物中連續使用的最古老行政大樓。每當有事,民眾都會聚集在此周圍街道示威抗議,比如2019年波多黎各前總督羅塞洛,就是被群眾聚集在總督府外逼宮,最後不得不宣布辭職下台。

建於1540年的「聖費利佩海角城堡」(Castillo San Felipe del Morro)又稱“海角要塞”(El Morro)分成六層,由隧道、地牢、兵營、前哨和坡道組成,城牆上佈滿了小型圓形的崗亭(garitas),這座堡壘是保衛聖胡安海灣入口,被西班牙王室視為“第一防禦陣地”。

與海角要塞並肩作戰的「聖克里斯多巴城堡」(Castillo de San Cristóbal)建於1634年,它蓋在150英尺高的懸崖上,覆蓋了27英畝的土地,由五個獨立區塊組成,之間以護城河和隧道連接,任何一塊被攻破,都不影響其他部分作戰,是一個戰略建築的傑作。

建於1608年的聖胡安德拉克魯茲城堡 (Fortín San Juan de la Cruz),在當地被稱為El Cañuelo(小通道之意),它的位置在海河交會口,與海角要塞對望。到了1800年代初期,此堡軍事功能不再重要,今天只能在外圍欣賞,內部不開放參觀。

幾個世紀以來,波多黎各島一直受到西班牙人、法國人、英國人和荷蘭人的爭奪,聖胡安灣的防禦工事見證了悠久的帝國鬥爭軍事歷史,並且是西班牙在美洲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的權力象徵。

「聖費利佩海角城堡」(Castillo San Felipe del Morro
「聖克里斯多巴城堡」(Castillo de San Cristóbal
聖胡安德拉克魯茲城堡 (Fortín San Juan de la Cruz)

※ 聖胡安市的老城區

原本大約7平方米的老城區,曾是堡壘、火藥庫、監獄、波多黎各總督居所的基地,到了19世紀變身為迷人的住宅和商業區,這裡的公私機構、博物館、民宅、教堂、廣場和商業建築,都成為聖胡安歷史遺址區的一部分,受到嚴格修復標準的專業維護。

既是連接了西班牙裔世界的文化紐帶,聖胡安老城擁有400多座16~17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建築,被譽為美國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

更準確地說,是混合了西班牙文化、印地安原住民文化、黑奴貿易時期的非洲文化,以及後來傳入的美國文化,塑造出聖胡安市一股慵懶逸樂又充滿活力的情調。

因此,在聖胡安市老城區,可以看到有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阿拉伯式的建築元素,例如門廊和窗多呈拱型、牆體厚重多為白色米色、屋頂多為紅色筒瓦、陽台鍛鐵多有雕花等等,營造出一種舊世界的古典氣息。

為了想要領略這種西班牙住家建築風格,也為了逛老城區方便,我在波多黎各的海邊悠哉享受了兩天後,接著轉去住宿市區的Andalucia Guest House,屋內有庭院水池階梯陽台,還有許多陶藝擺設或掛件,環境十分安靜優雅。

※ 聖胡安市老城區的景點

由於最初是由軍事要塞奠基發展起來的老城區,所以狹窄陡峭的街道,在1890之前是用大小不一的河石鋪成,之後改用商船壓艙的藍灰色爐石鋪成,參觀這一帶最好徒步行走或騎單車慢遊。

拉蓬蒂拉(la puntill)海灣岬角,我個人很喜歡這裡每處視線所及,都能讓人發思古幽情,尤其舉目皆是西班牙風格的建築,真有恍若錯置空間的意亂神迷。

la puntilla 岬角的位置在首長官邸福塔雷薩堡的南邊,這裡有海巡警衛隊、海關大樓、西班牙海軍兵工廠歷史基地,以及許多漂亮的海景別墅。

OLYMPUS DIGITAL CAMERA

la puntilla 角有一座地標性建築「Museo Casa Blanca」,經典不朽的電影《北非諜影》原名就是Casablanca,西班牙語的意思是「白屋」,那就翻成「白宮博物館」吧。

「白宮博物館」建於 1521 年,原是作為波多黎各第一任總督胡安·龐塞·德萊昂的避難居所,但他還沒進去住過,就在探險佛羅里達的途中去世。

這座建築擁有西班牙風格的陽台和遊廊,以及漂亮的庭院設計。舉辦皇家砲兵軍官兄弟會,並曾是西班牙騎士團、羅馬教皇騎士團的衛隊官邸。

該建築現在是歷史古蹟,用作收藏 16 世紀和 17 世紀文物的博物館。

Museo Casa Blanca
收藏 16 世紀和 17 世紀文物的博物館

聖瑪麗亞公墓Cementerio Santa Maria Magdalena de Pazzis)建於1863年,墓地中央有一座粉紅圓頂的天主教教堂,許多名人都長眠在這個老公墓裡,它是世界上少數依傍大海的墓地,據說象徵靈魂穿越到來世的旅程。它就在「海角要塞」的旁邊,很可能當初是殉職官兵就近掩埋之處。

此外,聖胡安市有幾個廣場,是波多黎各人幾代以來的社交聚會場所,每一廣場都有特別的意義:

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是從前聖胡安的主要廣場,發揮了市政功能。西班牙殖民地主要城市中心,普遍都會設有一個武器廣場,用來集合、檢閱軍隊,所以廣場旁邊一般都有要塞、兵器庫。

聖荷西廣場(Plaza de San José)豎立著龐塞·德萊昂 (Ponce de León) 的青銅雕像,此人是西班牙派任波多黎各的第一任總督,曾率領第一支歐洲探險隊到達佛羅里達,在流行文化中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的銅像,是由被西班牙擄獲的英軍大砲製成。

哥倫布廣場(Plaza de Colón是1893年為紀念哥倫布發現波多黎各 400週年,哥倫布雕像基座上的銅牌,記錄了這位探險家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但是,你猜哥倫布死後葬在哪裡?答案是一個謎!

五百年廣場(Plaza del Quinto Centenario是紀念哥倫布發現新世界500週年的基石,立著一座40英尺高的標竿,這座由黑色花崗岩和陶瓷製成的巨大圖騰雕塑,象徵著新世界的起源,也象徵著美國歷史的土地根源。

溯源噴泉(Raices Fountain)是為了紀念西班牙“發現”新大陸 500 週年而建造的。這座最美麗的噴泉描繪了泰諾人、歐洲人和非洲人後裔的青銅神像,代表了波多黎各人民的種族和民族根源。

羅加迪瓦廣場(Plazuela de la Rogativa是紀念1797年的歷史事件,英國船隊駛入聖胡安灣意圖爭奪控制權,襲擊失敗後便進行海上封鎖,想逼軍民挨餓屈服,總督於是向聖徒祈禱,鎮上婦女們則組織起來,敲響鐘聲舉著火把遊行,海上英軍以為是增援部隊到達,於是決定撤離。廣場上的雕像就是稱頌婦女貢獻。

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
五百年廣場(Plaza del Quinto Centenario
哥倫布廣場(Plaza de Colón
聖荷西廣場(Plaza de San José)
溯源噴泉(Raices Fountain
羅加迪瓦廣場(Plazuela de la Rogativa

波多黎各吃什麼美食?

歸結起來,波多黎各的傳統烹調,深受非洲、泰諾(土著)、西班牙的影響,還就是利用島上主要食材的變化,特別是有一種大蕉(tostones)那是波多黎各的主食。

還有一種當地製作的辣醬(Pique),不管廚子烹調或顧客吃飯都少不了它,也不管餐廳或路邊攤的桌上,都可見到形形色色的辣醬。

豌豆飯(Arroz Con Gandules)算是波多黎各最著名的米飯菜餚,經典的豌豆飯通常搭配烤豬肉,有人稱它是波多黎各國菜。

磨豐果(Mofongo)也是很受歡迎的一道菜餚,以炸過的大蕉(木薯、芋頭)磨成泥,然後加上大蒜、橄欖油、調味料,豐富一點就再加上蔬菜及各種肉類。

Picadillo 是一道調味碎牛肉菜餚,在許多拉丁美洲文化中很受歡迎。波多黎各版本的味道來自 Sofrito(也稱為 recaíto),這是一種將刺芹(culantro)、大蒜和辣椒製成的混合物,煮成糊狀配飯吃。刺芹又稱歐洲香菜,但比芫荽更濃郁芳香。

章魚沙拉(ensalada de palmo)是島上每家海鮮餐廳的主食,這道清爽的菜餚由煮熟的章魚、洋蔥、橄欖、橄欖油和醋去調製而成,配上炸大蕉脆片,也是典型波多黎各的一餐。

天熱誰不愛吃涼?波多黎各的piragüeros是刨冰淋上水果糖醬,如芒果、桃子、草莓、檸檬,其實沒有很特別,可是路邊小攤販賣,容易取得又消暑,也很受歡迎。

※ 波多黎各的現況

比夏威夷更靠近美國大陸,波多黎各卻是美國非合併領地,跟關島、北馬利安納群島、美屬維京群島一樣,法律上由美國聯邦政府管轄,實際上由當地政府自治管理。

波多黎各公民可領美國護照,但他們沒有投票權,美國國會中也沒有波多黎各的一席之地。

原因是波多黎各植根西班牙文化,被割讓給美國,存在很深的芥蒂和隔閡,島民沒有認同感,反而有排斥感,使得波多黎各在1937年和1950年,發生兩次暴動起義,當然都被美軍強而有力的鎮壓下去。

美國為了安撫民心,雖然頒布法案授予波多黎各人美國身分,然而遲遲不願接納波多黎各成為第51州,主要是波多黎各一直有鉅額負債,到了2022年底總額積累了超過700億美元的公共債務和超過500億美元的公共養老金負債,當地政府根本無法償還,還向美國國會申請宣布破產保護。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波多黎各人口減少,稅收收入的下降和地區債務的增加,迫使波多黎各借錢以保持其醫療補助計劃的償付能力。而且,因為美國提供獨特的稅務優惠,波多黎各反而成為海外投資的避稅天堂。

波多黎各自1967年以來,舉行過六次建州公投,2020年的開票結果是52%贊成、48%反對,而且沒有被反對派大動作杯葛。然而,即使民主公投通過了,波多黎各也表白了心跡,美國政府仍然沒有明確回應。

根據《波多黎各地位法案》(H.R.8393),2023 年 11 月 5 日又將舉行公民投票,看是要脫離美國成立一個新國家,或是永久加入美國成為一州?成不成都有利弊,保持現狀也未嘗不是一個結果。

不論如何,波多黎各在水之湄,還是非常吸引人們忘卻塵囂。而且這麼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何止啟發我們思考投射現實處境,有機會的話,何不去一趟波多黎各觀察感受真實氛圍?

對了,你知道電影《加勒比海盜5》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都在波多黎各拍攝取景嗎?還有,演過電影《切·格瓦拉:游擊隊》而獲得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獎的班尼西歐·狄奧·托羅(Benicio del Toro),就來自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政府大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