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介紹了位在斯里蘭卡與印度之間的「羅摩橋/亞當橋」,這是一條曾經可以行走在上,如今半隱藏在海面下的沙洲。
類似這樣的“海之橋”,我們台灣也有,一在澎湖奎壁山與赤嶼島之間,一在馬祖東莒與犀牛嶼之間,一在金門本島與建功嶼之間。
台灣的“海之橋”形成原因是「潮汐現象」,就是當海水逐漸退潮至乾潮時,此時水面最低,因而露出中間較高的地面,成為一條道路,科學稱之為「潮間帶」,遊客稱之為「摩西分海」。
這種自然現象的景點,我個人認為以金門的最有看頭。
建功嶼在金門大島的西岸,也就是金城鎮的浯江溪口,又名董嶼、珠嶼、鰲嶼,在清末民初時,又稱「痲瘋島」或「汰孤礁」,顧名思義就是痲瘋病患被送至此島任其自生自滅。
建功嶼在民國38年的台海戰役中,扮演監控金門與烈嶼之間水道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便於1960年更名為建功嶼。
面積約500平方公尺的建功嶼,漲潮時被海水包圍,宛如海中孤島,退潮時會神奇出現一條500公尺長的「海中大道」,由地方取徑鋪上石板,成為連結本島的通路,讓今天的遊客不必坐船即可走路直達建功嶼。
走上這條石板道,從金門大島沙灘步行到建功嶼只需五六分鐘。不過,遊客一般會花二三十分鐘走完單趟,原因除了沿路打卡,還就是觀賞潮間帶生態如魚蝦貝蟹和史前「活化石」鱟的分布。
前往最好穿著球鞋,石板道有的地方濕滑不平,甚至有碎石顆粒,行走之間要留意腳下,不要只顧著看風景。
石板道的兩旁立有四個六尺高、頭戴斗笠的人形高柱,這是2013年芬蘭藝術家Marco Casagrande所創作的「牡蠣人」(Oystermen) ,在夕陽餘暉下,對應了蚵民採集牡蠣的影像,不失為一幕突顯金門人築海為田,與大地共生息的養蚵文化的特色景致。
特別要提的是,製作牡蠣人的鋼鐵材質,是藝術家看到金門海面一根根軍用鐵條而激發的靈感,當年為了反登陸而設置的「軌條砦」,如今在金門沿海還是看得到。
沒當過兵的女生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軌條砦」?間單說就是將鐵軌軌條以四十五度斜角,置於混凝土方裡,再延伸海岸線防布,目的是為了防止漲潮時船隻靠岸登陸。
建功嶼早年與金門後浦許氏有著極深的淵源,從前屬於私人領土。所以現今建功嶼的四周,立有六面「坂頭許界」界石。許氏是同安浯江珠浦人,明嘉靖改元次年(1523)移居後浦,後來成為後浦第一大族。
民國38年為防止共軍侵襲,建功嶼成為陸軍W038據點,開始在島上興建碉堡,由一個加強排駐守,隸屬金西師管轄。當年建功嶼上鹽分極高,卻被駐守官兵填土灌溉、栽種樹木,形成了花木扶疏,偽裝極佳的要塞堡壘。
今天的建功嶼卸除軍事任務後,交還金門縣政府,變成了觀光景點,遊客可以自行前往參觀島上營舍、瞭望哨、機槍堡、庫房、電台室及士官長紀念碑等遺跡,感受當年軍事對峙的緊張氛圍。
遊客要注意的是潮汐時間,含步行來回時間預計停留一小時左右就好,否則漲潮就回不來了。近年來陸續有遊客不聽勸阻,執意在快要漲潮時前往,結果登島後無路可歸,海巡隊不得不出動救援。
我最討厭這種人,明明已有告知警示,潮間帶入口還有潮汐時間表,遊客又不是三歲小孩沒有判斷力,卻仍有人我行我素,究竟是自大自私,還是有恃無恐?
建功嶼在2009年立起一尊高達15公尺的鄭成功石像,是由中國福建省南安縣(鄭成功故鄉)所捐贈,原來鄭成功當年揮軍東征收復台灣,正是從金門料羅灣出兵。
但這尊雕像何以安置在建功嶼上,而不在料羅灣附近?看著鄭成功望向大海的遠方,你說答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