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0 月, 2025

《星際大戰》第7集 ─「星際大戰七部曲 :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在全球的票房銷售 (不含中國大陸)12天賣破10億美元關卡,不僅創下空前紀錄,也獲得多數影評眾口交讚。

《星際大戰》從1977年推出,至今(2015)已有38個年頭,仍能吸引老中青觀眾入場,原創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功不可沒。還有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為星際大戰製作的音樂,每次一聽熱血沸騰,立馬就想跳上桌子揮舞光劍。

「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是《星際大戰》的名言,連趙本山都在《大笑江湖》裡引用,可見影響。

曾有影評指出星際大戰不過是結合「飛俠戈頓Flash Gordon」和黑澤明的武士,再摻雜了科幻小說、漫畫卡通和「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最後交織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的思路理念而成。

盧卡斯確實承認過《星際大戰》就是基於坎貝爾創作的現代神話。但如果只是東取一點西裁一塊“山寨”他人就能成功,那還輪得到盧卡斯來獨占鰲頭?雖然萬般文藝皆由模仿開始,最終還是要表現出自己的特色。

不論電影如何,當飾演韓蘇羅(Han Solo)的哈里遜福特出場時,星迷如我不禁大嘆光陰如箭,正傳三部曲裡的帥哥已成老頭,在迎接2016年來臨的前夕,時光匆匆的感慨尤深。

眼見系列電影票房大捷,盧卡斯決定在芝加哥興建占地17英畝的「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Lucas Museum of Narrative Art)」(下圖),並將於2019年開放展示多達50萬件電影紀念品,其中也會用三D互動技術呈現《星際大戰》的相關展件。

如果有人不耐等候,我建議不妨先到賓州匹茲堡的卡內基科學中心〈Carnegie Science Center〉去看韓蘇羅和丘巴卡,還有機器人R2-D2C-3PO。我超喜歡R23PO這一對搭檔,他們是機器人角色的經典。

《星際大戰》裡的新型機器人BB-8已由美國Sphero公司製造上市,可透過手機感測語音指令執行多種動作。由此想想看,以後人類世界出現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將不再只是電影情節了。

▼ 卡內基科學中心還提供特效化妝,幫你易容成外星人

為什麼卡內基科學中心會有《星際大戰》的機器人呢?

原來美國許多工業家在積累了巨大財富之後,都會捐出這筆財富,在自己的名下創立教育機構。投資鋼鐵而成為巨富的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名言是「一個人死的時候如果擁有巨額財富,那就是一種恥辱。」

卡內基梅隆大學〈CMU〉以理工學院起家,尤其在機器人學和軟體工程方面的研發,具有卓越的聲譽和成就。你有沒有聽過哪個大學設有機器人學院?卡內基大學的電腦科學學院屬下就有這樣一個部門。

上圖為「機器人世界」的展廳一角,下圖這兩位“大明星”不必介紹了吧

卡內基科學中心設置的「機器人世界(RoboWorld)」,是世界最大的機器人永久收藏展覽館,不但可以觀察到機器人演進的模型,還可以跟現代智能機器人對話。這裡更為世界著名的機器人設了一個「機器人名人堂」,R23PO當然就在其中。

此外,還有電影《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裡的機器人守衛古特(Gort)、《禁忌星球Forbidden Planet》裡的Robby、《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裡的Hal-9000、《宇宙靜悄悄Silent Running》裡的Dewey,以及電視影集《迷失在太空中Lost in Space》的機器人。

上圖都是機器人“阿祖”,下圖左方和右上方都是能對話的智能機器人

除了電影機器人,這裡還有達文西設計的醫學機器系統、iRobot’s Roomba機器人吸塵器、電影《終結者The Terminator》的機械刺客,以及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漫遊車等等40多種機械。

對不起,請讓我這個科幻迷再多說兩句。

堪稱“機器人電影”鼻祖的《大都會Metropolis》是德裔大導演佛列茲·朗的名作,這部表現主義的科幻默片已經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獻遺產。我在卡內基科學中心看到電影裡的機器人馬利亞(Maria)(下圖),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看這電影的驚艷印象!

近代熱門電影《古墓奇兵 Lara Croft Tomb Raider: The Cradle of Life》、《惡靈古堡 Resident Evil》,女主角也都是模仿這樣的造型。

1991年開幕的卡內基科學中心,本身就是一個管狀結構組成的奇特建築,內部以對角線為導向的展示空間,上下七層樓以帶有坡道的中廳相連,超過400項互動展品分布在科學、醫學和天文、太空的展廳。

參觀了這個地方之後,讓人體會到科技的發展,需要推廣科普,尤其要在幼小的心靈和腦海哩,播下誘因的種子,誰知道今天來參觀的小朋友當中,將來會不會出現一位愛因斯坦?搞不好還為卡內基大學招進富有潛力的學生。

上圖這些遊戲機其實需要動腦解決”挑戰”,下圖為中廳展件

培養一個科學家,需要從小接觸科學環境

除了科學,有一個類似小人國的區塊,隨著不停跑動的小火車,沿路展示匹茲堡春夏秋冬的城鎮景點,並有各行各業的表徵,製作得維妙維肖,我發現許多大人比小孩還看得投入。

我在參觀這個區塊時,心中浮起一個問號,為什麼卡內基科學中心會展示這樣一個跟其他展區大相逕庭的物件?你從他製作的細節看來,這些並不是玩具,難道是想保留一份文明發展的紀錄?或者是寓教於樂?

卡內基科學中心位於俄亥俄河岸邊,二戰時期的美軍「食人鯊(USS Requin )SS-481潛艇就停泊在河邊供人參觀,裡面還有海軍退役下來的志工為遊客解答,當時幾位老兵就在現場聊起他們參戰的回憶,時而驕傲時而不勝唏噓。

很難想像身材高大的男生,怎樣在這樣狹隘的空間活動?聽老兵們說,他們有時下水一潛就悶上個把月,最高紀錄好像是三個月,曾經有人不適應而抓狂。所以,我個人是很敬佩有毅力、能耐操的軍人。

上圖為潛艇的外觀,下圖為其內部,有構造藍圖和機械介紹。

雖然卡內基科學中心為青少年提供不少寓教於樂的設施,但像我也樂在其中。博物館相鄰的大樓「Highmark SportsWorks」還收藏了各類運動設施,讓人玩得不亦樂乎。難怪卡內基科學中心是匹茲堡到訪人數最多的博物館

你知道有鋼城之稱的匹茲堡,還是「體育之城」嗎?如果你喜歡看美式橄欖球「超級盃Super Bowl」大賽,那你一定要找機會來拜訪「鋼人隊」的家鄉。到時,別忘了一探「機器人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