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女作家J.K.羅琳寫的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前後七集名列全球最暢銷的小說之一,不但被翻譯成至少70種語文,包括盜版和翻成拉丁文之類已沒在使用的語文〈你看,世界上甚麼人都有〉,還拍成八部電影(最後一集分成兩部,真夠黑的),成為全球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
羅琳不但賺翻了,沾邊的也都跟著發財。其實她在成名前,有一段非常落魄的日子,離婚帶著小孩投奔住在愛丁堡的妹妹,常常窩在咖啡館裡寄情寫作,哈利波特就誕生在下圖的「象屋(The Elephant House)」裡。今天這間咖啡館自稱「魔法咖啡館」,從早到晚門庭若市。


▲象屋咖啡館的外觀,居然有中文?可見華人影響力 ▼象屋內部

最會打算盤的是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利用拍完電影搭設的片場,在倫敦郊區的李文斯頓(Leavesden),擴建成為80公頃的「哈利波特影城」,於2012年6月開放參觀,天天湧進成千上萬的哈迷,收進大筆鈔票比搶錢還快,各位猜猜門票多少錢?
大人(16歲以上)一張33英鎊,兒童(5~15歲)一張25英鎊,一家四口(2大2小)優惠價101英鎊,團體票(10~24人) 以十人計310英鎊。如果加上來回車費,再買個吃的喝的和送人自留的紀念品,就準備雙手奉上大約100英鎊。花錢容易賺錢難啊(淚)。
以下介紹給大家可以免費走訪哈利波特實地取景的地方,還能順道遊覽附近特殊景點,豈不一舉兩得?哈利波特拍攝外景的地方遍布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我們先集中在倫敦市區就很多了,以後再介紹其他地點,畢竟倫敦是必訪的首都,而且交通十分方便,有些地方用走路就可以到達,反而更能享受觀光樂趣。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實地走訪要先排好路線,才不會滿街亂竄。可是寫出來要讓讀者作出連貫,就只能以每一集作為主軸,再由相關內容延伸到景點,這樣比較能讓沒有去過英國的朋友建立一點概念。
好了,現在就讓我們出發吧~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國王十字火車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
在第一集的哈利波特電影裡,霍格華茲特快列車的始發站,就是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這個老車站啟用於1852年,為了紀念英王喬治四世而命名,在現實中它是英國鐵路東海岸主幹線的南端終點站。
稍微介紹一下喬治四世,他年輕時是個大帥哥,有「英格蘭第一紳士」稱號,引領當時上流社會的潮流時尚,可是在政治上的評價多貶。他於1822年穿著蘇格蘭裙訪問蘇格蘭後,當地興起穿蘇格蘭裙的習慣,至今蘇格蘭裙已成為蘇格蘭的「傳統服飾」。

霍格華茲特快列車使用秘密的9又3/4月台,進入方法是穿越九號和十號月台之間的分隔磚牆。實際上,取景是在四號和五號月台,因為九號和十號月台之間是鐵路軌道。
電影上映後,到車站找秘密月台的哈迷太多,站方不勝其煩,乾脆在九號和十號月台的附屬建築內,豎立了一個「9又3/4站台」的標誌,還放上半輛行李手推車供遊客照相留念,甚至提供圍巾像風吹起來的效果。當然,旁邊順便賣禮品了。


坦白告訴大家,其實國王十字火車站沒有電影裡那麼漂亮,因為從第二集以後,外景小組就改道取景「聖潘克拉斯國際火車站(St Pancras International)」,它是歐洲之星在英國的終點站。歐洲之星北進法國、南進比利時,都只需兩個多小時。
3/26有一則新聞說,俄羅斯科學院院長提出興建一條橫越俄國的超級高速公路計畫,如果建成並連結現有道路,未來可從英國開車穿越海底隧道後橫越歐陸和俄國,再靠隧道或渡輪穿過白令海峽,一直開到美國阿拉斯加州。你認為英美會答應嗎?由此也可看出英國的樞紐位置。

▲圖中上方是國王十字火車站,下方是聖潘克拉斯火車站
※柯芬園(Covent Garden)
還有,電影裡混血巨人魯霸在鐵路軌道上方的一座天橋上(下圖),交給哈利一張去霍格華茲的車票,那座天橋不在國王十字火車站裡,也不在聖潘克拉斯火車站裡,而是在「柯芬園」的巷弄裡。


今天的柯芬園是一個觀光區,可從前是西敏寺和女修道院的耕地,後來亨利八世為了休妻另娶,跟羅馬教皇鬧翻,一不作二不休的把修道院全部解散,柯芬園就被賞給貝得福德家族,開始興建帶有義大利情調的建築,以招徠居民和商家。
柯芬園內有皇家劇院、交通博物館和一個販賣狹域性農產品、英格蘭服飾和特色小玩意兒的蘋果市場。我個人推薦去看「尼爾庭園(Neal’s Yard)」,因為穿過一條不起眼的陰暗通道後,赫然出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個彩色繽紛世界,原本一個死巷角落竟能匠心獨具闢成夢幻天堂,值得發展觀光的借鏡。



※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
「萊斯特廣場」在倫敦中央一帶,就在柯芬園西邊,畫有人行專區,也是著名的歌劇院和電影院集中地。如果你喜歡看舞台劇如《悲慘世界》《歌劇魅影》,有些小票亭專賣半價戲票,可以趁機體驗一下英倫文化人的夜生活。
這裡名人雕像林立,從莎士比亞到卓別林讓遊客合照留念,但最令人稱羨的是英國「偵探小說之后」阿嘉莎克莉絲蒂 (Agatha Christie)所寫的《捕鼠器》,竟在此地劇院連續上演了63年,而且沒有停止的跡象,這個紀錄前無古人,也可能後無來者可以打破。

上圖為倫敦大劇院,下圖為科沃德戲院

萊斯特廣場除了每年配合舉辦倫敦影展,其中一處名叫「賽西爾短巷(Cecil Court)」的地方(下圖),都是些賣骨董、舊書和雜貨的小店,仿若現代城市裡的古文明孤島,因此而激發哈利波特電影裡拍出斜角巷(Diagoh Alley)的靈感,也可說是斜角巷的第一個“家”。

※里登侯市場(Leadenhall Market)
斜角巷的第二個“家”在「里登侯市場」,這個老市場建於1881年,市場有高挑的玻璃屋頂,裡面聚集了許多零售商店和風味餐廳,家家帶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華麗裝飾,在燈光昏暈的鵝卵石地面上走過,仿佛進入十九世紀的美麗街道,若說這裡代表老倫敦的好時光,一點也不為過。女生美美的來這裡自拍,氣質絕對加分。


斜角巷在這裡取景,你還可以在此買到哈利波特的帚柄,我沒買的原因是我都用吸塵器。市場裡有一條窄巷通道,一間有著藍色半柱形玻璃門的商店(下圖),就是哈利和混血巨人魯霸由此進到破釜酒吧的入口。

※澳大利亞大樓(Australia House)
也是在這部電影裡,魯霸告訴哈利英國巫師唯一的銀行,是倫敦斜角巷裡的古靈閣,可以提供各式麻瓜貨幣的兌換服務。古靈閣取景於倫敦市的「澳大利亞大樓」,此處是澳洲高級專員公署,二級古蹟的建築,內部宏偉外貌堂皇。
可惜不讓人進去參觀,只能從門口往裡面望上幾眼,可僅僅是門口就已經很有氣勢。
在這裡順便說明一下,為什麼「澳洲高級專員公署」不是「澳洲大使館」?澳洲是大英國協的成員之一,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是澳洲的國家元首,國協成員還有加拿大、紐西蘭等十五個國家。



※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
「倫敦動物園」是世界上最早基於科學研究而用來收集動物的動物園,也是第一個兒童動物園,今天園內有超過八百種不同的動物類別,爬蟲館、水族館、昆蟲館都是世界上首次成立的專館,在魔法石的電影裡,哈利跟緬甸蟒和黑樹眼鏡蛇就相遇在爬蟲館。
※ 延伸閱讀→ http://跟著哈利波特遊倫敦(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