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0 月, 2025

2005年去泰國的時候,我對進廟禮佛還不是很感興趣,應該說沒有什麼心願要拜託神明,下意識裡也不很欣賞金光閃閃的佛像,興許是受了看多日本佛像樸素的先見有關。

走進素貼寺,是聽說了一則關於該廟起源的故事。

相傳,泰國第一個王國素可泰,有位名叫蘇瑪納瑟拉Sumanathera 的僧人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被告知要去 Pang Cha 尋找遺物。

僧人醒來決定去Pang Cha,結果找到一根據說是釋迦摩尼佛的肩骨。宗教用詞是舍利子吧。總之,傳說骨頭有神奇的力量,它會發光、會消失,還會移動和復製自己。

僧人興高采烈將這個骨頭帶回,交給統治素可泰的法王,並舉行了供養儀式。

然而,骨頭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特徵,國王懷疑骨頭的真實性,就叫僧人自己保留它。

蘭納國王努納翁Nu Naone 聽說了這件事,就吩咐僧人把骨頭帶給他。1368 年,在素可泰法王的許可下,僧人將骨頭帶到了泰國北部現在的南奔。

不料一到那裡,骨頭就裂成兩半。較小的一塊供奉在松達寺(Wat Suan Dok), 另一塊被國王放在一頭放回叢林的白象背上。

傳說白象登上了素貼山,當時叫Doi Aoy Chang(Sugar Elephant Mountain),然後停下來,伸長鼻子喊叫了三聲,就倒下死了。

這被解讀為預兆,蘭納國王立即下令在該地點建造一座寺廟。(這故事好像那裡聽過?)

這座寺廟就被命名為「素貼寺」(Wat Phra That Doi Suthep)。

素貼”在泰語中是“仙友”之意。素貼山應該是寄望山中有仙吧?

這雕刻就是講大白象揹著佛骨登山的故事
這是什麼靈獸?蜥蜴?
泰國的12生肖

以上故事應該是傳說,寺廟也被傳說建於1383 年,但是在官方資訊裡,素貼寺 建於 19 世紀早期的佛教世紀,是泰國清邁最重要的寺廟。

素貼寺其實引用了素貼山Doi Suthep Hill的名稱,所以也被簡稱為Doi Suthep。山和廟都離清邁市中心15公里處,由於山高 海拔1,000 米,這裡也是欣賞清邁和周邊地區的觀景點。

素貼寺也被稱為「雙龍寺」,因為有七頭蛇雕像排列在通往寺廟的石階上,但中國佛教沒有七頭蛇,所以用龍這名字很可能是華人稱呼的。

被稱為雙龍寺,原來從寺廟底部到頂部,遊客要爬 309 級的台階,台階兩側以納迦身軀為梯牆扶手,據說是泰國最長的納迦欄杆。納迦(Naga)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並非是龍。

聽說現在有電車,方便遊客登上寺廟,當年可是考驗遊客腿力,幸好我那時年輕,臉不紅氣不喘的幾分鐘就跑上去了。

原始的鍍金佛塔是寺廟場地中最神聖的區域,內有寶塔、雕像、鐘、博物館和大殿。雖說是上座部佛教寺廟,卻仍能看到印度教的影響。

據說佛陀的肩骨,就在八角形的佛塔內。當然一般遊客是無緣見到。

素貼廟當年對我而言,是神話故事比寺廟本身更有吸引力。不過,這座廟現在是代表性地標,如果沒去過素貼廟,就不算是去過了清邁。

這樣說來,隨緣而去,竟是一場機緣呢。

就像花開燦爛,清風徐來,不是從前,不是以後,只有剎那。

從素貼寺鳥瞰清邁市區和周邊景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